文圣区纪委监委召开强化政治监督,净化政治生态工作部署会议
实施“阳光工程”,打好“阳光三务”主动战
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,小微权力看似很小,但也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。文圣区纪委监委以大数据发展为契机,探索精准化监督新模式,将“三务”送到群众手边,切切实实打通群众监督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阳光三务”工作开展以来,文圣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,把“阳光工程”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基础性工作,组织召开培训会3次,共150余人参加;针对“阳光三务”平台运行中发现的新问题,督促职能部门持续完善公开模板,不断提升监督质效;以实地走访、线上监督等方式开展联合督导检查,特别是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、营商环境“一号文件”、“清风干部”评选结果等方面的公开公示情况进行全面摸排;建立“阳光三务”预警信息实时调度、责任追究机制,制发工作简报2期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发布“三务”信息11786条,其中党务信息2668条,村(居)务信息4264条、财务信息4854条。
“‘阳光三务’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线上监督平台、反映渠道,更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,为强化社区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持。”文圣区罗大台镇张书村党支部书记说道。
剑指基层治理,打赢“微腐败”歼灭战
“微腐败”也可能成为“大祸害”,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,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。文圣区纪委监委聚焦“微腐败”易发多发领域,紧盯权力集中岗位,强化监督执纪问责,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,让群众感受到反腐倡廉实际成果。
文圣区纪委监委将“微腐败”大清扫作为地区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,成立工作专班,制定工作方案,扎实开展基层“微腐败”大清扫工作。领导干部挂图作战、包保查办、星级定标,实行周调度、月总结工作制度,各纪检监察室统筹分析、精准查办。2022年以来,共立案16件,给予党纪处分及组织处理46人,移送司法机关7人,收缴违纪款11.35万元,挽回经济损失217.54万元,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12人,化解信访矛盾14个。
“无论是‘老虎’,还是‘贪蝇’,都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,文圣区纪委监委将持续重拳出击、坚决纠治,释放基层治理综合效能。”文圣区纪委监委保障中心负责人说道。
强化数据赋能,打胜大数据监督突破战
把人工智能引入到纪检监察,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。文圣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“大数据赋能年”,把握时代,顺应趋势,推动信息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进一步融合,运用科技手段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文圣区纪委监委大力推进“智慧审理”工作,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制发《文圣区纪委监委推广智慧审理系统应用实施方案》,明确职责分工,层层压实责任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同时,为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实战应用水平,组织召开“智慧审理”部署动员会议,就系统基本操作和功能、做了更深层次讲解,并开展为期一周的实战培训。目前,委机关各室及镇(街)纪(工)委均已投入使用,总结推广经验,推动“智慧审理”工作高效落实。
“学好用好智慧审理、智慧案管、‘数战宝’这些大数据工具,是新时代纪检监察人亟需的必备技能,文圣区纪委监委将利用好‘智慧纪检’训练场,锻造‘金刚钻’,涵养‘硬功夫’,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,打造出文圣智慧办案尖兵队伍,以敢干、实干、会干,纵深推进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净化。”文圣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道。